|
|
|
蘇葉生姜茶 |
|
〔配方〕紫蘇葉5克,鮮生姜30克。
|
|
〔功效〕發散風寒。適用于受涼引起的傷風感冒,惡寒發熱,鼻塞頭痛等。
|
|
忍冬藤茶(金銀花茶) |
|
〔配方〕帶葉或花的干忍冬藤50克,或鮮者150克。
|
|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夏季暑熱感冒。并可用作清熱解暑飲料。
|
|
桑菊茶(一) |
|
〔配方〕桑葉3~5克,菊花3~5克,白茅根30克,薄荷葉2~3克。
|
|
〔功效〕清熱。用于風熱型感冒,發熱、頭痛、目赤等。
|
|
姜醋茶 |
|
〔配方〕鮮生姜30克,食醋10~15毫升。
|
|
〔功效〕防治流行性感冒,發熱惡寒,頭痛,鼻寒流涕,全身酸痛等。
|
|
葛根綠豆茶 |
|
〔配方〕葛根9克,大青葉15克,綠豆30克。
|
|
〔功效〕治流行性感冒、癥見心煩,口干渴,發熱,全身出汗者。
|
|
紫蘇葉茶 |
|
〔配方〕紫蘇葉、紅糖適量。
|
|
〔功效〕發表散寒,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初期。
|
|
姜蘇紅糖茶 |
|
〔配方〕生姜、紫蘇葉各3克,紅糖15克。
|
|
〔功效〕疏風解表,理氣和中。治感冒風寒。頭痛、鼻塞。
|
|
芫荽茶 |
|
〔配方〕芫荽草10克,薄荷6克,生姜4.5克。
|
|
〔功效〕發散風寒,治感冒風寒輕癥。
|
|
豆豉茶 |
|
〔配方〕蔥白7根,豆豉10克。
|
|
〔功效〕發汗解表,治感冒風寒初起。
|
|
三鮮茶 |
|
〔配方〕鮮藿香、鮮蘇葉、鮮薄荷各10克至15克。
|
|
〔功效〕疏風清熱解表。用于外感風熱發熱重,微惡風寒、咽喉腫痛、胸悶嘔惡、舌紅薄或膩等。
|
|
水翁花茶 |
|
〔配方〕水翁花5~10克。
|
|
〔功效〕清暑解表。適用于夏季感冒,癥見惡寒發熱頭痛,食滯不化等。
|
|
大青葉茶(一) |
|
〔配方〕大青葉15克。
|
|
〔功效〕清熱、涼血、解表。治時行感冒,瘟病熱盛煩渴等癥。
|
|
桑菊茶(二) |
|
〔配方〕桑葉1 克,黃菊花5 克,枇杷葉5克。
|
|
〔功效〕疏風清熱解表。治風熱感冒初起。
|
|
六葉茶 |
|
〔配方〕黃皮葉粉、芒果葉粉、紫蘇葉粉、薄荷葉粉、大葉龍膽草、崗梅根、桑葉粉、地膽頭粉各5 克,甘草、茅根、菊花、如意花根各250克,米粉適量。
|
|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消滯。用于外感風熱兼氣滯,腹脹痛,癥見發熱重,微惡風寒,咽喉腫痛,胸悶嘔惡,腹痛腹脹等。
|
|
中茶(二) |
|
〔配方〕制川樸、制半夏、杏仁、炒萊菔子、陳皮各90克,荊芥、檳榔、香糯、干姜、炒車前子、羌活、薄荷、炒枳實、柴胡、大腹皮、炒白芥子、豬苓、防風、前胡、炒白芍、獨活、炒蘇子、上藿香、桔梗、藁本、木通、紫蘇、澤瀉、炒蒼白術各60克,炒麥芽、炒神曲、炒山楂、茯苓各120克。
|
|
〔功效〕疏散風寒、健脾和胃。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肢酸,胸悶嘔惡,腹痛便瀉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