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中國烹飪協會在北京發布四項團體標準,分別為《預制菜》《輕食營養配餐設計指南》《工業化標準化中式高湯》和《工業化標準化中式濃湯》。
其中,《預制菜》團體標準由中國烹飪協會聯合多家機構和頭部餐飲企業代表共同制定。該標準制定時,引用和參考了多個國家標準和規范,規定了餐飲消費場景下的預制菜定義、原 輔料要求、產品標準要求、生產過程衛生要求、檢驗規則、標簽、包裝和貯存要求等,將預制菜分成即食/即熱預制菜、即烹預制菜和預制凈菜三大類。
《工業化標準化中式高湯》《工業化標準化中式濃湯》團體標準,對工業化標準化中式高湯和中式濃湯進行了定義,對生產、檢驗和銷售等環節進行了規范。
隨著人們對于 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強,以及營養科普的不斷深入,“輕食”這種新興的 飲食方式越來越受到消費者追捧。如果“輕食”的定義和內涵不清晰,容易造成輕食不“輕”,目前消費者認知往往局限于“輕食=沙拉”,“輕食=日料”,“輕食=無肉”,“輕食=素食”,實際上,適量攝入易消化的動物或植物蛋白,少量攝入植物油或動物油,都屬于“輕食”范疇。
因此,《輕食營養配餐設計指南》起草過程中,首先明確其定義與內涵;其次對其營養設計、加工烹飪方式和供餐等進行指導;第三是規范產品特征描述,指導餐飲經營者如何進行消費者信息交流。該《指南》針對上述三項核心問題逐層展開,規定了輕食營養餐設計的各項技術問題,旨在讓各類餐飲經營者在設計、加工制作輕食時有據可依。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表示,協會推出的團體 標準堅持緊密圍繞行業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著力塑造行業發展的亮點,確保團體標準能在行業發展中真正發揮指導和引領作用,促進產業標準化發展,提升產業服務競爭力,激發市場活力,推進產業經濟提質增效。希望未來有更多的 企業參與到標準化建設的工作中,凝聚共識,群策群力,共同打造餐飲行業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完)
|